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15    次浏览
来自:新华社新媒体专线(广州)摄影:史金明王腾编辑:史金明2016年10月8日,在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之际,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裕西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相濡以沫五十载 · 九九重阳庆金婚”的重阳节活动,社区寻找到10对符合标准的老年伴侣,为他们举办了别开生面的金婚庆典。而这次活动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,这是由社区和一群身着蓝马甲的社会工作志愿者共同完成的,这些“蓝马甲”来自于一个叫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公益组织,主要承接政府的社会服务工作。在活动开始前,睦邻的社工提前来到一对老夫妇李世祥和周玉珍家中,告诉他们今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,要注意些什么事情,帮助他们做些准备。也因为这个活动,所以老俩起的特别早,当社工人员来到家中时,他们除了像往常一样浇花、喂猫、整理家居陈设外,还把许久不曾翻出的老照片拿了出来,特别是当年的一张结婚照片。 2016年10月8上午十点,几个身着蓝背心的年轻人来到了二老家里,背心上写着“睦邻社工”几个字,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工作者。睦邻的社工来到李老先生家,为今天的活动提前做准备。 2016年10月8日,睦邻的社工来到李老先生家,为今天的活动提前做准备。 2016年10月8日,李世祥为老伴周玉珍整理衣服。李世祥,79岁,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前交通警察;周玉珍,77岁,国营七一八场前职工,他们于1967年10月6日结婚。 2016年10月8日,二老给龙猫喂食。 2016年10月8日,李世祥抱着猫咪跟老伴聊天,家里的两只猫咪已经成为二老的家人,这是其中的一只。 2016年10月8日,在李老的书桌上,放着一张当年的合影,也是他们结婚时拍摄的唯一一张照片。 2016年10月8日,周玉珍奶奶为睦邻的青年社工讲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。 2016年10月8日,李世祥和周玉珍两位老人给睦邻的社工讲老照片的故事。 2016年10月8日,当时结婚的时候,只拍摄了一张合影,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进步,照片合成已不再困难,于是老俩利用这张当年的合影照片,合成了一些时下流行的结婚照,弥补了当年的些许遗憾。与此同时,在社区的活动站里,一些同样身着蓝背心的年轻人在忙碌着,他们有的在吹气球,有的在拉花,有的在摆放桌椅,为即将到来的活动布置会场。这些年轻人所在的睦邻社工事务所成立于2013年,主要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、北师大、首师大、北工大、首经贸、北京城市学院等院校的青年人组成。他们以“助人自助、服务社区”为服务理念,致力于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,促进和谐社区建设。他们的服务项目包括: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,推进社区建设、丰富社区文化生活,开展社区服务,以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,促进和谐社区的建立,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搭建实务平台。 2016年10月8日,睦邻的社工在为金婚庆典活动做准备。 2016年10月8日,睦邻的社工在为金婚庆典活动做准备。 2016年10月8日,睦邻的社工在为金婚庆典活动做准备。庆典活动的时间快到了,二老穿上新的衣服,这件衣服是他们为了这次活动特意定做的,非常喜庆。他们还拿出了自己当年的结婚证,由于保存的非常好,以至于依然很新,让大家误认为是近些年重新制作的。他们穿着新衣服,拿着结婚证,又一次美美的合了一张影。 2016年10月8日,两位老人穿上专门为这次活动准备的衣服,喜气洋洋。 2016年10月8日,两位老人穿上专门为这次活动准备的衣服,手持结婚证,露出开心的微笑。 2016年10月8日,在社工们的带领下,二老缓步走向活动中心。五十年的风风雨雨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感情,经过时间凝练的爱情是始终不渝的。 2016年10月8日,在会场,社工志愿者为老人们带上小红花。 2016年10月8日,这次活动总共邀请到了社区中10对金婚老人,还请来了一些文艺团体进行表演。 2016年10月8日,老人们在活动上热情拥抱,露出开心的笑容。像这样的公益活动,睦邻社工他们每个星期都会有,这些活动基本上来自政府购买服务。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、定向委托、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、企事业单位履行,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,改善社会治理结构,满足公众的多元化、个性化需求,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度创新。与此相对应,随着全社会对公益事业越来越重视,公益创业也成为双创的一个重要方面,像睦邻这样的组织也越来越多,并且开始活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,其成员大都是社会学、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,他们足够专业、足够年轻,有理想有能力。相信在未来,大家能更多的见到这些社工活跃在我们身边,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